715日上午,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建设处处长管国锋教授应邀在我校承办的“2016年度江苏省骨干研究生导师高级研修班”作了题为“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与制度建设思考”的专题报告。江苏省各高校骨干研究生导师以及我校近五年新增列中青年骨干导师共8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李超德教授主持。

管国锋教授首先从新常态与要求的角度,详细阐述了经济新常态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研究生教育战略地位、研究生教育新常态、研究生教育新要求等问题。他提出研究生教育要从质量评价方式、培养模式、培养类型、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并且指出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取决于高水平导师队伍,要突出高层次人才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优化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和学科梯队发展的制度环境,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慈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管国锋教授随后对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目前学生存在模仿能力强,原创能力差、功利追求强,自身要求低、秀才味道浓,社会能力差、论理说道强,务实求效差等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学科壁垒、体制壁垒、导师能力缺失等问题。管国锋教授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用多主体多要素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内部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合作的外部协同创新等方式,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最后管国锋教授对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提出可以进行3+3本硕学制创新、本硕课程衔接、导师提前介入、整合硕博士课程、一体化培养等培养模式改革,以及通过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培养方案改革、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采取学制贯通,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等途径实现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