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黎春虹,女,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3月出生。1994年8月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留校,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21年。先后担任1994级、1999级、2000级、2004级、2009级辅导员,历任年级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书记、学部团委书记、学部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副处职),2014年7月至今担任医学部党工委副书记。

工作情况:
  源于那份对学生工作的深厚感情,源于那份对生命健康的敬畏之心,黎春虹二十年躬身于基层,她以持久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辅导员,最信任的心灵导师。
  幽兰含露,无风自香。黎春虹的故事并不“高大上”,没有惊天动地与轰轰烈烈,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与一线岗位的坚守,以及对于学生感动人心的真诚和发自肺腑的关爱。
一、大爱暖心解危困
  黎春虹一直笃信“教之本在于师,师之本在于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二十年来,她兢兢业业地坚守在一线辅导员的岗位上,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子侄,悉心教导、尽心帮扶。医学部全日制本科生近5000名,人数多、分布散、类别复杂,黎春虹担任学工办主任后,建立了数百名的各类困难学生数据库,每月都在更新,她与辅导员、班主任们细心讨论个案情况,制定预案,突发事件她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二十年来,经黎春虹关心帮扶顺利成长的各类困难学生有1000多人。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小吴同学因家族遗传精神病突发,意识模糊离校出走。黎春虹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汇报领导后动用多方资源和力量去寻找。在得知小吴同学曾出现在某家医院后,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调取监控录像,并把小吴同学的体貌特征向有关科室医护人员逐一描述求助,却仍未得到有价值的线索,夜半时分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家中。“苦心人天不负”,隔天清晨有位医生激动地给她打电话,说在上班路上看见有位女孩很像小吴同学,她恳请该医生看着该女生,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和同事们赶往现场找到了小吴同学。随后她和学生家长一起把学生送到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因就诊及时、处置得当,小吴同学的精神状况及时得到控制,经药物和心理治疗逐步好转。自此之后,黎春虹老师成为小吴同学心目中敬仰、信任的亲人。后来,小吴同学再次发病、意识模糊,以为身边的同学都是坏人要伤害她,不许大家靠近,当黎春虹来到宿舍,她脱口而出“黎老师”,紧紧地拉住了黎老师的手。因为黎老师的这份深深的爱,她一步步走出了困境,坚持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医疗岗位,考取了执业医师,她说“黎老师,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担任医学部学工办主任之后,黎春虹面对的学生和问题更多了。每年一千多名新生入学,留给新生的咨询电话总是她的手机号,临近报到时一天便有百十通电话,电话常常被打爆,以至于随身带多块电板和移动电源成为她的一种习惯,同事们手机没电第一个就想到找她。新生家长见面会上她悉心介绍、耐心解答,开学后学生军训、文体活动等照片她第一时间分享到家长QQ群,家长看到很感动,说“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
二、医者仁心重人文
  黎春虹成长在医学院,耕耘在杏林路,对于医生这一职业及其发展规律她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如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所云“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因此她高度重视医学生的人格培育和道德建设。
  她积极推动了医学类学生志愿服务全员化、伦理教育常规化,医学部的志愿捐遗、医院志愿服务、急救技能培训等主题活动深深激发了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她还在医学部首创了学生“素质学分”测评制度,建立了鼓励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
  二十年春风化雨,言传身教,孵育了一个个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和团队,培养了一批批德技并重的医学生。黎春虹指导的“医行大别山团队”连续八年前往安徽省沙河乡支医支教,被评为2014年全国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欣长征,彩虹行”贵州支教项目和“杏林”志愿服务进医院项目分别被评为2011年和2014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2010级放射医学朱琳同学出身于贫寒之家,在黎春虹的言传身教下,树立了“仁心行妙术,诚善行医道”的远大理想。大学四年来,朱琳同学学业精进,曾获国家奖学金,她不仅自己连续41个月捐献血小板,献血量共计60单位(约合12000毫升全血),写满了六本献血证,而且参与和组织公益活动百十次,获评2013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并入选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医学生学业负担重、课程要求高、职业压力大,如何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成长为卓越医学人才,是黎春虹一直探索的课题。
  黎春虹担任医学部学工办主任特别是党工委副书记后,立足医学部人数多、分布散、专业多、民族多、特殊学生多的困难局面,探索形成了一套高效、有序、民主、创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模式。设立学生事务中心,创新工作模式,努力把年级主任-班主任的扁平化管理与学生事务中心的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学生工作网站、“智慧杏林”APP、学生事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构成新媒体领域的三驾马车;从“特殊”学生、心理健康、困难帮扶等方面完善学生工作危机预警制度;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思政教育闪耀人文医学之光。
  她致力于营造医学生科研创新风尚,以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申报、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等为契机,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医学部学生曾获全国“挑战杯”金奖、一等奖,百十名学生成功申请到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深造。
  她积极搭建就业平台,走访用人单位千余家。对于就业困难的学生,黎春虹坚持“一个都不放弃”的理念。医学部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小黄同学父母双双离世,性格内向,不善谈吐,临近毕业十分无助。具有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资质的黎春虹,一字一句地为小黄同学修改简历和就业推荐表,充分肯定他的踏实、细心、肯奉献、能吃苦等优点,帮助他建立自信,手把手地传授面试技巧提升就业技能,留心适合他的招聘岗位及时传递招聘信息。2014年8月,小黄同学成功应聘到苏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
三、民族学生展关爱
  医学部从2009年开始接收教育部专项新疆少数民族招生计划,从当初的5名学生到而今的56名学生,已占到全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的48%。因民族文化、信仰、语言、教育背景等原因,这群学生在教育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黎春虹作为少数民族学生负责老师,确立了“平等关怀、真情对待、促进融合、助力成长”的工作思路,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现状入手,用心用情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针对2009年苏大新校区清真食堂尚在筹建中的情况,她多次与校后勤处、膳食科沟通,采取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配餐送饭或与文学院新疆进修班食堂搭伙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吃饭问题。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她多次走访宿舍、食堂了解实情,通过发放各种形式的困难补助和补贴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除了发放困难慰问金外,黎春虹还与学生一起组织开展庆祝活动,宰羊聚餐、载歌载舞,拉近了与民族学生的距离,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给学生营造出了温暖的“家”的氛围。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普遍存在学业困难的情况,她热心联系部分教师给予补课辅导,组织优秀学生党员建立“一帮一”学习辅导小组,帮助民族学生完成学业,并积极向学校反映民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困难和想法,为他们争取更多关于学业方面的政策支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具有文体特长的特点,鼓励民族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每年医学部各类晚会上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歌舞表演总是让同学们喝彩声不断,各族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友谊、增进了感情,学生会等组织中还培养出了少数民族学生骨干,他们在民族学生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立体管理网络。
  2009放射医学的托同学来自新疆阿合奇地区,一入学黎春虹就了解到他父亲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家庭子女多,经济比较困难,饮食不习惯,上课听不懂。在黎春虹的关怀指导下,托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所有课程都顺利通过;勤勉自强,担任班级宣传委员、公寓楼长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经培养、考察政治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托同学曾获评www.优德88.cpm 自强奖学金三次,2010年www.优德88.cpm “勤助之星”,2011年www.优德88.cpm “自强自立标兵”,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为家乡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二十年是一个怎样的时间概念?二十年始终如一又是怎样的大爱与坚持?黎春虹同志始终坚信:学生工作是职业更是事业,是要用无私的爱去浇灌的美丽事业。二十年来,她始终辛勤耕耘在学生工作的园地中,甘做护花人,悉心浇灌,倾力培土,如今,她用心守望的这片园地枝繁叶茂,桃李芬芳。


个人所获校级以上奖励:
2005年荣获江苏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11年荣获2010-2011年度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近年来所带班级及学生获奖(校级以上)情况:
2008年医学部2005级生物技术王辉等同学获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2008年医学部2003级法医学陈果果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自强自立之星提名奖;
2011年医学部2008级放射医学七年制张慧文等同学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12年医学部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3班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称号;
2012年医学部2009级放射医学五年制托力干· 对先同学获www.优德88.cpm “自强自立标兵”称号;
2013年医学部关工委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3年医学部“绿色行动实践团”荣获江苏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2013年医学部红十字会荣获“2013年度苏州市十佳高校公益梦之队”称号;
2013年医学部2011级医学检验班顾嫣琳同学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者;
2014年医学部“医行大别山团队” 荣获全国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2014年医学部2012级临床医学七年制2班获江苏省活力团支部称号;
2014年医学部“杏林志愿服务进医院”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2014年医学部2010级放射医学朱琳同学获评2013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