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世纪文学中的“新现代性”
――著名文艺评论家张未民专题演讲
本报讯(记者 董雪丹) 3月24日下午2点,应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之邀,著名文艺评论家,《文艺争鸣》主编―张未民先生在文综楼2204教室举行了讲演。
本次讲演主题为《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王尧院长代表全院师生向张未民先生的到来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讲演主要围绕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张未民先生提出了新现代性并发表了他对新世纪文学的看法。他指出,提出新现代性的概念是为了解释新文学,所谓现代性,从字面的角度解释即为与古代不同,与侧重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有所联系,又有所区别,它是对现代社会理论的抽象,更侧重于精神层面。同时,现代性的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
张未民先生认为中国的新现代性主要有三种:最早的起源――生活现代性,这是一个关于国计民生,关于物质的现代性;启蒙现代性,以主张个性主义的张扬,人性的解放为核心;民族国家现代性,是探索建立新的中国政体的过程,经历了戊戌变法到新中国建立的漫长时期。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回顾这30年,其实就是一个生活重建的过程。重建了人民的生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关于欲望、生活、物质、富国强民的现代性,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精神息息相关,其实质为以人为本。这是不同于改革之前的新生活,服务于国家、民族、被迫牺牲的物质从压抑中解放,以人为本不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抽象概念,而是站在了物质基础之上。现今,欲望与文明的冲突产生了如何生存,如何处理人的欲望的问题。
新世纪文学的核心是以人性论,存在主义为主导,但存在完全建立在抽象的人道主义上的局限性,它的根本问题为新世纪文学重回五四,却与新生活疏离了。因此,形成了文学界独特的意识形态。同时,新世纪文学创造了一个封闭的精神循环,并强烈的依靠国家的物质支撑,这与五四时期大不相同。也是新世纪文学的奥秘所在。张未民先生的核心思想是:新世纪文学是新现代性的产物。
张未民先生讲演结束后,王尧院长就演讲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充分肯定了张未民先生将现代性的概念应用到中国文学的基础上认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将对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会末,张未民先生解答了同学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