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绿树成荫;繁花六月,硕果累累。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Institute of Functional Nano & Soft Materials,Soochow University;FUNSOM)于6月9日迎来了十六周岁生日。在各级政府、学校、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下,FUNSOM秉持“学术奋搏 科技报国”的创院精神,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一载耕耘,成果斐然。
n2022-2023 U. 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www.优德88.cpm“纳米科学与技术”名列中国第3位,世界第4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名列中国第6位,世界第13位。
n中国侨界杰出人物(十大杰出人物,每五年评选一次):李述汤院士。
n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迟力峰院士。
n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张晓宏教授。
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刘庄教授领衔。
n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含青年)9人:殷黎晨、陈强、程涛、冯良珠、申博渊、Oleksandr Ivasenko、王雪东、袁建宇、仲启刚。
n在《Nature》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分别在基于长程有序量子点薄膜的高性能发光器件、掺杂剂-添加剂协同增效钙钛矿电池组件方面取得新突破。
n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12人:李述汤、廖良生、刘庄、康振辉、李有勇、李彦光、钟俊、程亮、汪超、陈倩、冯良珠、董自亮。
n受科技部委托,作为金砖国家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工作组中方牵头单位(两家之一),代表中方主办了2023年度工作组会议。
n教工第一党支部、研究生纳米生物党支部分别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面向未来,FUNSOM将不忘创院初心、秉承优良传统,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矢志推进科研创新,力争在重大原始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方面取得新突破,以创新“点燃”新质生产力,以融创“赋能”新产业崛起,努力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FUNSOM十六周年标志性成果回顾
发展历程
<团队建设>
n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2年)。
n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021年)。
n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
<党的建设>
n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
n研究生纳米生物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024年)。
n学院党委荣获“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一等奖”(2023年)。
<www.优德88.cpm>
n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6篇论文,先后为我校在顶刊上发表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实现零的突破。
n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2023年、2018年),为我校此类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n2023年,爱思唯尔(ELSEVIER)基于Scopus数据库进行的第三方分析显示:FUNSOM在国际前沿方向深耕不辍,通过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研合作,学术影响力居于高位。FUNSOM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Field Weighted Citation Impact, FWCI)达到2.8,略低于哈佛大学和MIT;前1%高被引文章占比达10.3%,在所有对标的一流机构*中位居第一,已成长为纳米领域的冉冉之星。
FUNSOM与一流机构*在纳米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对比(2008-2022)
(数据源:Scopus)
*一流机构是指全球在纳米领域2008-2022年间发表前1%高被引文献数量最多的10所机构,对于CAS, CNRS仅包括其二级研究所。本图中,FUNSOM的全部文献纳入分析,对标机构在纳米领域的文献纳入分析。
n2022年,《自然指数:纳米科学与技术》(Nature Index Nanoscience/nanotechnology)专刊以“www.优德88.cpm 开创性纳米研究为全球性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为题,报道了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在纳米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
n2022年,江苏省先进负碳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科技厅主管)入选重组建设试点。
n2009年,获批江苏省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科技厅主管),连续3次绩效评估优秀,获滚动资助。
n累计16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学科建设>
n学院主导建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2022年)。
n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www.优德88.cpm“材料科学”中国第6位,世界第13位;“纳米科技”中国第3位,世界第4位。
n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www.优德88.cpm “材料科学”中国第5位,世界第15位;“纳米科技”中国第4位,世界第5位。
<人才培养>
n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n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n2016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指数特刊(Nature Index)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先锋”为题对我院纳米科技创新人才“三融合”培养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n2011年,学院成功获批为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7所“试点学院”之一。
n累计培养毕业生25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已有80余人担任教授/副教授,其中16人入选国家级重点青年人才计划,8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合作交流>
n已与24个国家、55家国外名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n受科技部委托,自2020年起担任金砖国家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工作组中方牵头单位(两家之一),2023年代表中方主办了2023年度工作组会议。
n国内首条大学与光源共建的同步辐射线站——“软X射线能源材料原位分析线站”(2020年验收),已面向全球用户开放使用机时约9000小时,相关成果在Nature、Nat. Catal.、JACS等高水平论文期刊发表。
国内首条大学与光源共建的同步辐射线站
“软X射线能源材料原位分析线站”
n2019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苏大首个)。
n2016年,入选国家“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当年度为国家“111计划”首次向地方高校开放申请)。
n2016年,获批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
n2019年,创建苏州百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创新药物获IND并进入临床Ⅰ期试验,累计获融资超亿元。
n2016年,与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自主设计制造国内首条OLED照明G2.5代蒸镀量产线,相关技术产业现已实现逾2亿元营收。
国内首条自主设计制造的OLED照明G2.5代蒸镀量产线
n2014年,创建苏州慧闻纳米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创建湖州慧闻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获评湖州南太湖精英计划B类,累计获融资超亿元。
n2013年,组建国家级“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绩效评估,连续2次以最高等次通过江苏省绩效评价,获滚动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