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实践阶段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立足于冶金工程专业特征,围绕钢铁冶炼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结构性能的掌握,通过践行“三层次、四结合、五模块”的综合实践教育体系,广泛利用校外的实践培养资源,承担“虚实”交互式实践教学中的现场实践教学部分,促进学生由工程认识阶段向工程实践阶段转变,并最终达到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钢铁冶炼工艺流程为主要实践内容,通过在实践单位的第一现场,参与实践课程训练,强化学生的对现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结合交互式虚拟仿真训练平台学习,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满足当前钢铁行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实践人才的需求。
学生在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的实践学习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工程认识阶段、工程实践阶段和工程设计阶段,校外实践阶段培养方案如下:
课程名称
课程目的
课程内容
课时
考核形式
工程认识阶段
认识实习
学习和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等。
原料厂、焦化厂、烧结厂、球团厂、高炉车间、炼钢车间、精炼车间、连铸车间、轧钢厂实习
1周
提交认识实习报告和面试
专题报告
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企业环境和文化、技术发展过程。
向学生讲授企业的文化、管理、工作流程等。
20
提交学习心得体会
工程实践阶段
课程实践
现场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易于掌握
“连铸铸钢”
“铁水预处理”
“炉外精炼新技术”
18
考试
生产实习
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和学科内容。
学生分批次、分组到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到相关企业生产车间的岗位实习。
2周
生产实习报告、PPT答辩
实验课程
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
“铁矿石性能综合实验”
“熔炼及成分分析实验”
12
实验报告
项目创新训练
通过实践型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3周
项目报告、PPT答辩
工程设计阶段
课程设计
掌握现代冶金设计理论知识,实践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现代冶金车间。
高炉炼铁车间设计、高炉本体设计、转炉炼钢设计、电炉炼钢设计等。
4周
设计报告、PPT答辩
毕业论文设计
提高其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查阅文献、文献分析、开展实验、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毕业论文、PPT答辩
①工程认识阶段:
认识实习:在完成校内虚拟仿真认识实习后,通过参观和实际参与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等,学习和掌握实际生产中的一般工艺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专题报告: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企业的文化、管理、工作流程等,并针对安全生产、冶金工艺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学生了解企业环境,熟悉企业文化,培养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增加专业认可度。
②工程实践阶段
课程实践:确定《连铸铸钢》、《铁水预处理》2门工艺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教学指导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教师配合参与。
铁水预处理课程
生产实习:在校内完成虚拟仿真生产实训后,学生分批次、分组到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到相关企业生产车间参观实习,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培养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和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和学科内容,增加专业认可度,回到学校后再通过校内虚拟仿真生产实操训练,强化其对工艺生产的实践操作。
实验课程:确定2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铁矿石性能综合实验”(含铁矿石烧结、还原实验)、“熔炼及成分分析实验”(含感应炉熔炼实验、碳、硫分析实验、金属成分分析、钢中气体分析实验)在企业开设,教学指导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教师配合参与。
项目创新训练:结合沙钢集团钢铁生产的热点和重要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选拨优秀项目,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国家、省、学校)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通过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③工程设计阶段
课程设计:《冶金工程课程设计》聘请企业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对钢铁厂工艺流程拆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由3-5个学生参与并完成。
毕业设计(论文):企业教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从产品的生产工艺、设备及其原理、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方面入手,收集企业的重点热点技术问题,与校内教师确定学生的选题,企业教师提供课题的数据资料等,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完成相应的毕业论文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验证和应用,课题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有利于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