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www.优德88.cpm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是20189月国家科学技术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江苏省首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www.优德88.cpm 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是我国放射医学领域的唯一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以放射生物效应为基础、以放射诊治和辐射防护为目标。面向放射医学国际前沿,围绕健康中国、核能强国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需求,开展放射生物效应及机理、先进放射诊断和治疗、辐射防护等3个重点方向的高水平研究;通过先进平台建设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努力提高研发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放射医学及相关学科可持续发展。

团队建设:六年来实验室吸纳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现由一支由院士、杰青、优青、长江学者、国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等组成的放射医学研究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2019年周光明入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殳凹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学者;2020年时玉舫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高明远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葛翠翠获国家优青项目,畅磊、苗庆庆、何亦辉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2021年陈华兵入选国家杰青、邵常顺入选海外杰青、汪勇入选国家优青、崔家斌入选海外优青、第五娟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2022年曾剑锋、李培山、王亚星入选国家优青;2023年,黑国庆入选CJ讲席教授、史海斌入选国家杰青、王艳龙、刘汉洲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在队伍建设方面,2018年胡士军领衔团队获江苏省双创团队,2020年高明远领衔的“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李瑞宾领衔团队获江苏省双创团队,2022年王殳凹领衔团队获江苏省军民融合创新团队;2023年高明远领衔团队获江苏省双创团队。2021年,实验室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实验平台:实验室现有用房约20,000 m2,仪器设备总价值达1.6亿多元,具有乙级放射性实验室、小动物成像仪、核磁共振成像仪、上转换共聚焦显微镜、单晶衍射仪、浮点运算速度达92万亿次/秒的计算平台、钴源辐照中心等大型放射医学研究装置。

www.优德88.cpm :六年来实验室多次承担科技部、基金委、军委科技委、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核行业等的涉核重大战略任务。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近200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9项,竞争性科研经费达7亿余元;在Nature及其子刊、PNASBloodJACS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50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在乏燃料后处理领域的首篇Nature论文,IF>10论文近500篇,篇均论文引用达40余次。2019年路建美等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吴德沛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路建美和吴德沛分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王殳凹获第16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21年高明远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戴克胜教授等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胡士军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陈新建等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发明奖一等奖、王殳凹教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阮长耿院士荣获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2023年路建美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王殳凹教授获“科学探索奖”、柴之芳院士获环境化学领域最高成就奖、高明远等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田野等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授权发明专利近300项,其中国际专利26项;知识产权成果转让43项,合计经费1950万元,与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88项,总金额达6437万元。2020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优秀”,省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二期建设考核也获评“优秀”,2021年度苏大放射医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特种医学优势学科三期考核“优秀”,2023年国重室顺利通过第一轮考核验收。

行业引领和社会服务:实验室除了传统的放射监测、高本底放射性调查、急性放射损伤救治、核技术产业化、辐射防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服务行业企业。2019年,实验室牵头成立了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行业联盟,由全国8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企业等组成,引领了我国放射医学行业的发展,为我国及江苏省放射医学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促进企业升级发展。目前,紧密合作企业达46家,其中19家为省内企业。疫情期间,实验室通过与苏州嘉乐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益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思萃同位素研究所、苏州欣影生物公司、浙江韩情生物有限公司等合作,在辐射防护手套、放射性药物、核废水处理、同位素分离、核磁造影剂、辐射灭菌等领域的产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助力部分企业成功上市。2021年实验室被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近年来实验室牵头举办各类培训班,受益学员6万余人次。2022年主持修订了国家标准1项,制定了企业标准1项。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的重要精神,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实验室勇担社会责任和使命,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积极开展“与核同行”系列科普活动,各类科普活动、科普作品获得了国家及省市级奖项近80余项,受益人数超5230万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在2019年获批了苏州市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获批江苏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和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获批了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苏州市第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023年获批江苏省和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合作交流:构建了全方位合作交流平台,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等国际组织及国际上同类实验室等已建立广泛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2019年,与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建立博士联合培养项目;2020年,与日本国立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合作,获国家留学基金委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2021年,与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合作,由时玉舫教授牵头的“组织再生与功能重塑国际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与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医学院签署贫铀弹污染防治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合作获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创新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港澳台科技合作项目资助,并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建立了苏州市粒子辐射效应及应用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

多次主办/承办领域重要国内学科及国际学术会议,包括放射性药物化学发展战略、放射生物学关键科学问题与多组织器官损伤救治前沿技术、我国伴生放射性煤矿开采利用中的职业健康挑战与环境风险、用于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的含硼药物四次香山会议、中国核学会核应急医学分会学术交流研讨会,第五届苏州国际医学影像研讨会、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电离辐射伤害应急管理和治疗新技术讲习班等,促进了高水平科研合作,加强了资源互联互通,带动了创新资源开放共享。

2019年由实验室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共同主办的“Radiation Medicine and Protection”英文刊,搭建了交流平台,填补了我国放射医学领域英文刊空白,2021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刊称号、2022年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20232月成立了苏州办公室,12月被ASCI收录,2024年获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年度审读奖。

体制机制:建立了多项创新举措,例如设立创新课题基金、学科交叉基金、人员流动措施、实验室平台高效管理办法,经费用好用完措施等。

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