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时间:2017-10-27浏览:2741设置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52

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简介

1、设置的背景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是我国近年新兴的一种硕士研究生类型,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设置方案已作明确界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由于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并存的定位,一是培养研究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型人才,一是培养从事新闻传播业的实务型人才。随着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传播学硕士毕业生将到业界从事实务工作。

2、人才培养规格和特点

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的宗旨是培养具有“高层次、应用性”、“创意型、实践性”、“国际化、前沿性”相结合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具体而言:一是注重专业硕士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传授;二是注重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意想象能力,提高专业硕士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提升专业硕士国际化和前沿性的学术视野。

3、师资力量

本专业已建立起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学界与业界相融合的学术队伍,其中专职16人、业界导师10人,外聘专家20人。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6人。有媒体工作经历的教师以及在业界聘请的教师高于40%。其中教授人数(或相当于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占比为47%,副教授人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45%。授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人数占比45%,具有硕士学位人数占比60%。授课老师分别来自学界和业界,从事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和领域,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知识背景,能够胜任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理论课教师和实务课程教师人数比例为1:1。

4、实践基地和特色

学院与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人民网、苏州广电总台、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等11家企业政府以及事业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合作协议,建立了12个研究生工作站,其中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生工作站3个;专业硕士在毕业之前都在这些企业工作站中进行了良好的实训。学院还成立了8个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机构,基地联合培养基地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完善的基地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成果转换机制。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成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目标。www.优德88.cpm 凤凰传媒学院在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方面,强调学界与业界相互合作,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研究生,并且在更高层次上,要求能够培养出适应未来媒体发展需求,了解国际学界前沿的跨行业、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所培养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不仅能够在新闻传播实务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应成为未来新闻传播界的业界精英。

2、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2)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实践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与方法;能够胜任新技术变革和新媒体发展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五、培养方式

1、以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主,通过专业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读书讨论、田野考察、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同行业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重视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根据培养单位的学科优势,在全面提升学生新闻传播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2、加强新闻传播院校与新闻传播实务单位及管理部门的联系和交流,发挥兼职教授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作用,实行兼职教授和在校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并有较为明确的分工。指导教师以师生互选方式确定,负责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计划。

3、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本科阶段非新闻学专业同学选修课程中,摄影基础、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基础为必修课程。

公共课程(9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

18

1

第一学期

硕士基础英语

54

3

第一学期

硕士专业英语

54

3

第二学期

专业核心课程(不低于11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社会www.优德88.cpm 方法

54

3

第一学期

新闻传播理论

36

2

第一学期

中外新闻传播史

36

2

第二学期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广播电视制作

36

2

第二学期

学位课程(不低于14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摄影基础

36+36

2

第一学期

电视摄像

36+36

2

第二学期

非线性编辑基础

36+36

2

第一学期

当代传播理论与思潮

36

2

第二学期

广告研究

36

3

第一学期

品牌传播研究

36

2

第一学期

新媒介青年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

36

2

第二学期

网络舆情研究

36

2

第一学期

媒介叙事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媒体与政治传播

36

2

第一学期

政治传播经典选读

36

2

第二学期

媒介文化研究专题

36

2

第一学期

新媒体新闻专题

36

2

第一学期

网络评论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广播电视新闻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影视产业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网络传播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媒介伦理研究

36

2

第二学期

数字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

36

2

第一学期

媒介经济与政策

36

2

第二学期

文化产品创新设计

36

2

第一学期

补修课导师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制定不计入学分

培养环节6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时间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

1

第二学期

中期考核

/

1

第三学期

学术与实践活动

/

4

一~学期

专业实践、开题报告等必修环节(6学分)

全日制专业硕士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七、学位论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面向新闻传播业的实际问题,体现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鼓励调查报告、案例研究的论文形式。

八、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等培养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定,再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