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会

“传媒与当代文化”——“我在”传媒工作坊系列读书沙龙之十

时间:2016-10-19浏览:1151设置

2016年10月15日下午14时,“传媒与当代文化”——“我在”传媒工作坊系列读书沙龙之十在独墅湖图书馆欧式贵宾阅览室举行,凤凰传媒学院杨新敏教授主讲了以赛亚·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本次活动由www.优德88.cpm 凤凰传媒学院和苏州独墅湖图书馆联合主办,www.优德88.cpm 凤凰传媒学院研究生会和苏州独墅湖图书馆“思客”读书会承办,活动由陈霖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张梦晗博士以及凤凰传媒学院众多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读书沙龙。

配图2.jpg

杨新敏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伯林以及他的《两种自由概念》。1958年10月31日,以赛亚伯林在牛津大学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就职演说,后来作为单行本出版。这本不过几十页的书自出现至今便争议不断、影响深远,是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之前20世纪自由主义的四大代表作之一。伯林最著名的贡献就是他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概念的区分,而对于这两种概念区分的意义,杨新敏教授为在场的听众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其一,如果不对自有概念加以小心界定,就有可能从自由走向专制;其二,弥尔顿和密尔在捍卫言论自由时谈到,真理是在争论和辩论中发现的,但是发现了真理之后是否还有言论自由就真理进行争论呢?如果没有就再次走到了言论的不自由。对于这两个问题,伯林在他的书中有自己的见解。伯林的演讲意在指出“积极自由”的危害,从而为“消极自由”正名。

配图5.jpg

杨新敏教授按照《两种自由概念》的目录进行讲解,并引用史实事例帮助大家理解。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之间的区分可以说是“免于……的自由”和“做……的自由”。从积极自由推导下去,会出现“自我”的分裂,使人们认为感性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理性地自我,而理性地自我才是“真我”,强制者就会以“真我”为借口剥夺我的自由。例如,希特勒在做一切时,认为自己是在做一项空前伟大的事业,这一事业是为了全人类而做的。作者进一步讨论了“积极自由”的四种含义:“自我解脱”的禁欲主义自由、“自我实现”的理性主义自由、集体和社会化形式的自我肯定、强调政治参与和“自我立法”的共和主义自由。伯林主张多元论,反对一元论。在他看来,多种价值争执不已,却永远也无法说服彼此,但这些价值的争斗带来的是人类的巨大灾难。所以应该多元共存,让人有选择的自由。

配图6.jpg

听完杨新敏教授的介绍,陈霖教授结合时事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脱欧、美国川普之争,两股世界政治格局中发生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的担忧。特朗普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对自由主义的终结。多数人的暴政似乎不再是托克维尔当年的担忧,而是可感受到的事实,我们在此时回顾经典的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配图4.jpg

随后,参与本次读书会的老师和同学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并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梦晗博士从新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什么样的自由是违反新闻自由的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实现新闻自由?其他同学也结合自己的切身实际表达了自己对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一些理解。

预计下午16时结束的读书会,在老师们精彩的讲解和独到的见解、师生之间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延长至16时50分结束。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