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三问”
韩坚 唐林
9月6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由此,这一新词——“新质生产力”跃入大众视野。
在此期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无疑“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孵化“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锚定科技创新,以新产业形态为支撑,正成为跨入新社会生产时代的动力源。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清晰传递出了党中央将狠抓科技创新,以科技带动产业升级,塑造新竞争优势,夺取发展主导权的决心与信心。
何谓“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是什么?
“新质”指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是新质态的生产力,其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更强调内在的发展质量。在激发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追求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
理解新质生产力,关键是要抓住“新”与“质”的概念。
所谓“新”是指其所涉及的领域新、所使用的技术新。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和发展前景广阔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大数据、区块链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是孵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因素。本质上,培植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和新产业,以产业创新牵引生产力发展,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
“质”则是发展目标。目前信息革命正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其具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系统,革新了原有生产模式,加速数字化时代的步伐。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持续赋能传统生产模式,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产业结构逐步呈现高端化,这将促使我国生产力转入新质生产力赛道,以前所未有的新质态发展模式勇攀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峰。
为何要在东北提出,何以体现现实逻辑?
这是立足于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和现实经济格局,从经济转型、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多维度出发,旨在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区别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新质生产力”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是东北所代表的后发优势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依托科技创新孕育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主导经济发展,加速生产力转向新质生产力航道是后发优势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当务之急。
首先,经济转型驱动力亟须转向新质生产力。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的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模式一直以重工业、传统制造业为主。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发展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下行压力逐步加大,隐藏于东北地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要实现全面振兴东北的目标,亟须转变生产方式,牢牢扭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换道超车”。
新质生产力所蕴含的新生产方式、新技术和新产业形态,正是破解东北地区固有生产模式和生产结构的核心要素。其中蕴含了凭借科技创新实现颠覆性技术的融合交叉、多点突破,抢占东北地区创新高地、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辅以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放大科技创新的增量器效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
其次,创新驱动力亟须转移至新质生产力。
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仍以资本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不足,难以做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这正是当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亟须的强心针。正如总书记强调,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因此东北地区需大力鼓励“0到1”的技术突破,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破解经济发展桎梏。
最后,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力量亟须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揭开新篇章,吹响振兴东北地区的号角,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推动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是新质生产力渗透和扩散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所必需的推动力量。因此,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后发优势区域,需因势利导革新生产力,以新成果、新技术重塑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一个多点突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唯有如此,方能迎来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机。
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该怎么做?
新质生产力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密切相关。生产力的跃迁离不开创新驱动这关键一招。培育、壮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有基础、有条件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正在推进的企业创新集群建设,强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和壮大。因此为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苏州应当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突破就难有新质生产力,先进科技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为此,苏州从体制改革、重大平台、研究机构到广大科技企业,多维度发力。俯瞰苏城大地,创新浪潮持续涌动。
5月11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宣传贯彻《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强调需以科技创新综合性法规固化苏州市推动科技创新的成功做法,同时锁定科技创新突破方向,实现创新制度设计、营造科技创新生态、提振创新主体发展信心,最大程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释放创新动能。正如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靖所说,立法,能使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积极搭建创新重大平台。6月1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核酸药物技术创新平台正式落地苏州工业园区,该平台聚焦核酸药物、细胞疗法、基因治疗、抗体等生物药重点领域,旨在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生物药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和我国生物药领域的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同时,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也纷纷落户苏州。真正做到以平台放大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运用“一区两心”创新矩阵新利器,加快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苏州竞争新动能。
聚焦前沿痛点开展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支持中科院纳米所、中科院医工所、姑苏实验室、www.优德88.cpm 、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开展前沿引领类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项目。积极引导试点单位联合企业或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截至2022年3月底,首批试点单位共立项33个项目,下达经费995万元,引导试点单位投入自筹资金4.3亿元,力求实现一批“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为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奠定坚实的创新基础,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效耦合做好准备。
激活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截至2022年年底,苏州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目高达13473家,跃升全省第一,全国第四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5%,规上工业企业中高企占34.2%,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90%以上。特别是高企中走出了1723家瞪羚企业、1367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2家A股上市企业、4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和148家独角兽培育企业,这些企业是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主体,能为苏州科技创新提供呵护和托举力量,塑造苏州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是发展竞争新智力优势
人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强大依靠和核心动能。唯有人才的智力保障,方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航道。为此苏州市必须持续巩固放大人才“磁吸力”,从引才、育才两方面着手,厚积“人才家底”,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手,构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质生产体系。
做到搭“台”筑“巢”聚全球英才。目前苏州持续放大“校园苏州日”品牌效应;常态化举办“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国际创客大赛;创新推出“云聘荟”“云博会”等一批招才引智线上平台,力争会聚全球人才、实现城市与人才同频脉动。此外,苏州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率先开展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解决了海外人才国际职业资格证书难以被认可的问题,力争破除人才流动壁垒。同时辅以“离岸孵化+飞地引才”机制,实现“研发在海外、转化在苏州”。研究出台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停留便利措施,探索全流程一体化技术移民引才制度。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孵化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智力保障。
科学优化育才制度。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力图将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着力打造完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序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持体系。增设产学研培养基地,为各类人才提供培养进修、合作研究、科技攻关的条件,鼓励培养对象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项目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等。
三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新质生产力根植于新产业。没有新产业将难以萌生新质生产力。为此苏州必须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构筑苏州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新兴产业发展蓄力,深入落实《苏州市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着力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良好产业生态系统,打造一批“苏州企业军团”,以此壮大本市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以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传统产业注入发展活力。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厘清未来产业概念,落实苏州市《关于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工作意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科学布局苏州市未来产业空间,立足于各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创新基础聚焦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依靠某一产业,而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此苏州应全面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以及制造业细分优势领域建设产业创新链,辅以提前谋划、部署未来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为苏州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本文作者韩坚系www.优德88.cpm 东吴智库研究员,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林系www.优德88.cpm 东吴智库研究员,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s://app.suzhou-news.cn/e_papers/article?article_id=1189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