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孝: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探赜
时间:2023-05-25作者:浏览次数:1600

图片

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探赜



图片




宋德孝|法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www.优德88.cpm 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www.优德88.cpm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 会科 学版)20 23年 第2期

图片

[摘 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开展伟大斗争的历史,伟大斗争贯穿于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新形势下,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善于总结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经验,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学会斗争。回望历史,党在百年伟大斗争中,始终有坚定的思想保障、政治统领、根本立场,并有灵活的斗争艺术和长久的斗争机制。伟大斗争的百年历史经验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中必须始终紧握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武器,必须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在加强“斗争史”学习中提升斗争本领、掌握斗争艺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伟大斗争

图片
图片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1]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向全党同志提出明确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可以说,“斗争”二字贯穿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植根于我们党诞生、发展、壮大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正是在斗争中练就了一身真本领,党的百年伟大斗争历程,就是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百年历程。当今国际环境变幻莫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伟大斗争不仅是历史的启示、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励精图治、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不懈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带领和团结中国人民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伟大斗争,这些斗争连贯和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完整历史画卷。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斗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同社会阶层发动诸如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等,试图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但均以失败告终。直至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才有了真正可以救民图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将真理与实践紧密结合,领导人民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这一时期的伟大斗争主要以武装斗争、思想斗争和生产斗争为主,其中思想斗争是统领,武装斗争是支柱,生产斗争是保障。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

一是领导群众开展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反革命势力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通过的第一个决议就提出要开展“反对军阀主义和官僚制度的斗争”,明确将反帝反封建作为党的革命纲领,立志要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推翻。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展的国民革命,就以推翻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为直接斗争目标。虽然最后国民党叛变革命,“大革命”以失败告终,但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定了反帝反封建的决心。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抗日战争就是最好的印证。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为了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组建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筑起了保家卫国的坚固防线。抗日战争胜利后结合国内外形势,顺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争取和平民主的伟大斗争。由于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在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下,中国共产党英勇作战并取得全面胜利,为擘画新中国的蓝图奠定了基础。

二是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进行的思想斗争。毛泽东曾指出:“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左”倾教条主义、机会主义、投降主义、保守主义、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等各种思想粉墨登场,受这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党的革命事业严重受挫,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思想路线问题至关重要,开始着力肃清存在于党内外的各种错误思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瓦窑堡会议批评党内存在的关门主义等错误倾向,牢牢掌握了思想主动权;整风运动对党内依然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进行彻底的清理,确保全党在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运行;等等。这些思想斗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保障。

三是带领群众为支持武装斗争进行的生产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要面临战争的巨大消耗,没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和物质支撑,经济困难问题长期存在。为了武装斗争的顺利进行,党领导人民发动了自给自足的伟大生产斗争。例如土地革命期间,党领导根据地群众创建“工农武装割据”,将革命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积极开展土地改革,制定行之有效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并努力搞好根据地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另一方面,坚决搞好武装斗争,可以说,一边搞革命一边搞建设。在这样一种“战争—建设”并举,以战保产、以产助战的斗争思路下,将土地革命视作中心内容,武装斗争视作主要形式,根据地建设视作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有机统一。它既保证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始终不熄,又保障了革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源源不断。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斗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很多困难和考验。在国内,国民党留下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经济烂摊子,还留下大量残余势力破坏捣乱、负隅顽抗;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基于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斗争主要围绕着军事斗争、反霸权主义斗争和生产斗争展开,三者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其中,生产斗争是根本,反霸权主义斗争和军事斗争是手段。通过这一时期的各种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也为之后“富起来”创造了坚实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是为巩固政权、保住胜利果实进行的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的军事斗争。国民党退败台湾后,不甘失败,在全国各地留下一些残兵散勇,同地方土匪恶霸勾结,伺机而动、垂死挣扎,对革命成果大肆破坏,威胁着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党和政府发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很短时间内肃清国民党残余和200多万土匪,既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又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整体社会环境迅速得到改善,这也为今后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良好安定的社会条件。

二是带领人民为捍卫国家主权进行的反霸权主义斗争。新中国建立伊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就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持敌对态度,企图全力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特别是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所谓“国际联军”武装入侵朝鲜,并将炮火烧到中国边境,中国人民不畏强权,组成志愿军毅然奔赴朝鲜战场,既保障了边疆安全,又保护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屹立不倒。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作为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一开始对中国施以善意,但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企图干涉和控制中国,20世纪60年代,公然撤回专家、撕毁合同,甚至同中国发生了局部军事冲突。针对苏联霸权主义恶劣行径,中国勇于抗争、绝不屈服,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时段,面对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我们被迫“两个拳头打人”,客观上使得中国处在了一个困难的国际局势中,但我们不畏强敌、敢于抗争,保护了民族尊严、获取了国际斗争的宝贵经验,意义依然重大。

三是带领人民为解决温饱进行的生产斗争。新中国刚刚成立,经济困难亟待解决,人民生活非常艰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三年艰辛的国民经济恢复期。例如,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稳定市场,开展稳定物价的斗争;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等。与此同时,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1953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由于实际情况的改变,随后,我们的总体发展思路由“先建设后改造”转变为“建设与改造并举”。1953—1956年,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从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华大地基本确立。为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有序协调发展,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为我国建立独立协调的工业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虽然国民经济发展受到各方面干扰,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致力于实现更加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斗争

20世纪中后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所谓的“冷战”,试图运用包括经济斗争、军事对峙、和平演变等在内的各种手段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随之落下帷幕。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冷静,带领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我们一方面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另一方面审时度势、扩大开放,积极与世界接轨,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主要聚焦于经济斗争、思想斗争和外交斗争这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这些斗争,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社会革命,通过这次革命,中华民族真正“富起来”了。

一是为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实现富起来进行的经济斗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关键决定。一方面,为恢复国民经济,解决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的问题,党提出要以“八字”方针为指导,彻底肃清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另一方面,改革在农村和城市有序开展、逐步全面铺开,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条不紊地推进,市场经济迅猛发展。随后的二十余年,从建立经济特区、不断开放国门,到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邓小平“南方谈话”鼓励加快改革步伐、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不断深入。21世纪以来,党领导人民继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先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总之,这一系列经济斗争,使得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逐步实现小康,慢慢“富起来”,这也为今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强起来”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为确保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进行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同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和方式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每一次的意识形态斗争都是极其严肃、严峻的,它涉及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关系重大、事关成败。例如,改革开放前夕,“两个凡是”大行其道,“左”倾错误继续流行,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首先在全党进行思想上的解放,统一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让我们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框架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在全党散发光芒。再如,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日趋严重的局面,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5]通过坚决地与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作斗争,明确了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为全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铸牢了思想防线,如此等等。

三是为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坚定国际立场进行的外交斗争。邓小平同志曾讲:“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6]进行外交斗争是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关键环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邓小平同志敏锐指出,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年代已经远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基于此判断,我们抓住机遇,调整外交策略。例如,这一时期,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相继实现中美建交、中苏关系正常化,并与日本、东欧等诸多国家实现友好往来;与此同时,不断拓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对于香港、澳门问题,结合党的早期相关理论,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先后顺利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和平回归。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中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不断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捍卫了我国的外交主权。

(四)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7]。十八大以来,我们将伟大斗争贯穿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和领域,尤其紧扣反腐败斗争、意识形态斗争、重大风险斗争和外交斗争这四大领域。新时代的伟大斗争表明,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勇前进。

第一是确保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9]新时代“四大考验”和“四大挑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党以坚定的政治决心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在党内发扬钉钉子精神,开展了“老虎苍蝇一起打”“天网、猎狐”“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斗争,确保党员干部“不敢腐”。同时,从源头上也即从思想上入手,相继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扎实推进党内学习的集中化和常态化,实现党员干部主观上的“不想腐”。此外,不断完善相关党内法规,将制度的漏洞减少到最小,如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在制度上为反腐把关,将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实现党员干部客观上“不能腐”。

第二是为保障意识形态领导权、打赢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开展的意识形态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0]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就意识形态问题作出战略部署。首先,基于马克思主义在某些领域所谓的“失语”“缺席”等情况,始终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着重强调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其次,努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斗争能力,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敢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确保在一些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再次,着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决打赢意识形态斗争这场主动仗。

第三是领导人民为维护国家安全进行的重大风险斗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挑战日益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11]他还告诫我们,要高度重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几大挑战,即“五个凡是”重要论断:“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12]。在这些风险挑战面前,我们党毫不畏惧、深思远虑,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敢于“亮剑”。

第四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开展的外交斗争。近年来,国际形势波诡云谲,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现象抬头,“台独”势力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等各种状况层出不穷,“世界怎么了”“世界该何去何从”这样的时代之问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党善于抓住“历史总问题”,科学把握世界大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国外交理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外交斗争。“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的相继提出,向世界充分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外交风范。十八大以来,面对紧张的中美关系、朝鲜半岛核问题、阿富汗问题、叙利亚冲突等国际问题以及“台独”势力猖獗等涉及民族统一、国家主权的现实热点问题,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原则,既坚决维护了我国的利益,又与各国积极合作,有效推动了各种热点政治、经济、军事问题的解决。

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伟大斗争的基本特征

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从横向来看,它包含革命斗争、生产斗争、社会斗争、意识形态斗争、思想文化斗争、外交斗争等多元形式的斗争,体现了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统一。从纵向来看,它是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是一脉相承的、包含不同阶段斗争的历史总过程,但也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产物,每一阶段的斗争具有该阶段的独特性、时代性,因此,它体现了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也体现了历时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一) 百年斗争的历史延续性与不同阶段斗争特殊性的统一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征程中,不同阶段面临的历史语境与历史任务各有不同,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斗争目标、方法与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的主要目标是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出发,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以及两者的耦合物官僚资本主义,该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军事的、暴力的革命斗争。从新中国建立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斗争的重要目标是要从新旧两种社会形态的转变出发,实现国民经济的调整恢复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成功,该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特点是开展社会生产资料与社会形态变革的斗争。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改革开放之前,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从新建立的社会制度及其发展阶段出发,不断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该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特点是完善政治上层建筑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从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斗争的主要目标是从社会主义生产力依旧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依旧较低的历史条件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人民群众走向富裕。该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特点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斗争的目标是从“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的新时代历史条件出发,根据变化了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进一步推进深水区改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该历史阶段斗争的主要特点是推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尽管每个历史阶段的斗争有其特殊性,但百年伟大斗争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是一脉相承的整体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从“红船起锚”,就明确了初心,确定了目标,在党的二大上还确立了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这些为后来各阶段的斗争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即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始终致力于帮助中国人民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始终致力于在中国建立、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开展的所有伟大斗争都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同时实现党的政治理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可以说,不同时期开展的不同斗争,都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阶段性斗争方法,所有这些阶段性斗争统一于百年伟大斗争的全过程之中。

(二) 斗争形式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一方面,百年伟大斗争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摇曳的近代中国,彼时的中国衰败不堪、山河不保,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风雨中扛起为中华民族领航扬帆的大旗。这一百年是漫长的一百年,是解决复杂问题、挑战艰难险阻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对内要同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对外要维护民族利益同各种国外敌对分子作斗争,同时还要“同自己”作斗争。可以说,在这百年斗争中,党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但也因此赢得了人民的认可和尊重,赢得了历史的肯定。另一方面,相应地,百年伟大斗争也是一个为应对复杂局面、解决艰巨任务而开展多元斗争的历史进程。斗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斗争主要包括政治、军事斗争,尤其指称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改变陈旧政治体制的暴力行为。广义的斗争不只包括政治及军事斗争,也包括经济、文化、外交、思想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斗争;不只包括流血牺牲的暴力斗争,也包括和平方式的斗争;不只包括敌我之间或对外斗争,也包括自我提升的思想斗争等等。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斗争对象的相似性、斗争目标的一致性,故不同历史时期会开展相同的斗争,例如关于解放生产力的斗争、关于党的思想建设的斗争、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等,这些斗争体现在一百年中的所有历史时期。

(三)斗争的主体选择性与客观必然性的统一

一方面,作为将国家、民族和人民扛在肩头的政治力量,历史委任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使命。近代中国因落后的封建制度及长期的闭关锁国而日渐贫瘠落后、一盘散沙并不时被外敌入侵,时代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解放、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让人民过得幸福美好,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又一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作为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然会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责任,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富有历史担当,早在中共二大时,就制定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要在实现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劳农专政”,带领中华民族实现共产主义。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伟大革命,既是被动的革命必须,也是主动的革命必然。

(四) 处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的统一

毛泽东指出,社会矛盾分为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两种,对于敌我矛盾,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惜采用暴力形式;而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来处理。在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怕流血牺牲,同反动势力誓死抗争,取得了社会革命的成功;在数十年的社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功。诚然,这百年斗争中,也曾出现过右和“左”的错误倾向,如在大革命失败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不敢斗争,又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犯了“左”倾主义的错误而过度强调斗争。由此,伟大斗争要把握两种矛盾的辩证统一,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同样要有力有度有为。

(五) 绘制恢宏历史画卷与谱写鲜活英雄谱系的统一

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伟大斗争,是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是横跨百年的历史事件的总和。但另一方面,宏大的历史斗争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的革命主体,历史事件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及完成。在百年伟大斗争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英勇奋斗的党员,涌现出一大批英勇奋斗的普通群众,同时也涌现出无数个榜样英雄。革命时期有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志士,建设时期有无数个开拓进取的劳动模范、改革精英,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斗士,共同绘制出百年伟大斗争的宏伟历史画卷。伟大斗争成就了无数个伟大斗士,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13]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斗争的基本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伟大斗争,之所以有挫折有进步,并最终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是因为我们党找到了斗争的法宝。这些法宝是我们对百年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我们从百年斗争中淬炼出的党性法则。

(一) 斗争思想保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4]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是最理所应当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我们党一路走来,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我们赢得斗争胜利的思想保障。回顾百年伟大斗争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斗争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史,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这百年中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斗争的胜利。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左”倾教条主义、机会主义、冒险主义等各种违背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的错误思潮,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斗争;改革开放前夕,针对“两个凡是”,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斗争;新时代以来,针对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在某些领域的“失语”现象,以及恶意诋毁和僭越马克思主义的恶劣现象,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的意识形态斗争。这些无不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16]

(二) 斗争政治统领: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17];“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18]。一方面,党的历史昭示我们,一旦丧失党的领导权,党和国家的事业将危如累卵。例如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把领导权拱手让给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最终革命以失败结尾。另一方面,党的历史也昭示我们,如果不能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同样会受到严重创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历史和人民把我们党推到了这样的位置,我们就要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19]

(三) 斗争根本立场: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政治路线,党之所以不断取得百年伟大斗争的胜利,不断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有人民这座“靠山”。新时代我们提出“人民至上”“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还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无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武装斗争、思想斗争、生产斗争,还是其他任何斗争,人民始终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最大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20]

(四) 斗争谋略艺术:提高斗争本领,善用斗争艺术

中国共产党历来不惧任何斗争,但仅仅敢于斗争是不够的,没有好的方法,斗争只会遭遇挫折,甚至走向失败。所以,我们不只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善于斗争意味着,要有正确的斗争方向、坚定的斗争立场、丰富的斗争形式和有效的斗争策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21]只有每一位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提高斗争能力、总结斗争经验,善于斗争并敢于斗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不断取得胜利才可能成为现实。

(五) 斗争长效机制: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毛泽东曾在《论联合政府》中强调:“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22]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23]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评价这一锐利武器。例如,20世纪40年代初党内开展的整风运动,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新时代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都是党内开展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范。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我们党经常性地“打扫屋子”和“洗脸”,才能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保持肌体不被侵蚀。总之,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24],只有始终坚持这一长效斗争机制,党员干部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立场、勇于担当。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斗争宝贵经验的现实价值

读史以明志,知古以鉴今。百年斗争中找到的法宝,是我们过去不断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推进新形势下“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理论借鉴与根本遵循。以史为鉴,才能照亮未来。

(一) 新形势下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去开展斗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25]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不只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开展伟大斗争的方法论或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年的伟大斗争,就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百年实践历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反过来,这些新的理论成果继续指导伟大斗争的深入进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掌握好马克思主义这一最有力的理论武器,开展好新的伟大斗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26]。党员干部必须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科学理论武装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同时也要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特别是那些思想不纯、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只有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把牢了,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态度坚定、敢于斗争、敢挑重担。

(二) 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推进伟大斗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7]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百年伟大斗争的领导者、策划者,党自身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斗争水平的高低。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开展伟大斗争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形式更繁杂、挑战更严峻,这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来推动伟大斗争的开展。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讲道,“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28]。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伟大斗争,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搞好党的自我斗争、思想斗争。对那些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行为做到零容忍,对那些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的行为做到零容忍,对那些贪污腐败分子做到零容忍,等等。只有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勇于推进党的建设,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有所保障,党的领导地位才能更为人民群众信服和支持。

(三)新形势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维护人民利益中推进伟大斗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9]新形势下我们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务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而斗争,让人民群众共享伟大斗争的胜利成果。一方面,新形势下将党的百年伟大斗争进一步向前推进,依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依赖人民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要依赖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没有人民群众分享伟大斗争的胜利果实,斗争也将毫无意义。新形势下,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关系愈加复杂化、社会矛盾愈加多元化,如何将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新形势下继续推进伟大斗争的关键价值考量。面对新形势下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同时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并让人民群众来衡量发展成效、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党的伟大斗争才能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四) 新形势下努力增强斗争意识、培育斗争精神、探索斗争方法,在提升斗争本领中继续开展伟大斗争

一方面,百年伟大斗争的历程告诉我们,斗争意识不能少、斗争精神不能丢,这是开展斗争的前提。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继续经受“四大考验”,面对“四大危险”,如果没有了斗争意识与斗争精神,那又何谈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刮骨疗毒之勇气继续攻坚克难。另一方面,斗争方法更不能少,这是开展斗争的工具。进入改革攻坚期,改革难度更大、利益交错更多,剩下的都是更难啃的硬骨头,这要求我们大胆借用百年伟大斗争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新时代斗争的新形式。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要朝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去努力,即“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30]。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充分预估不同历史性、阶段性难题的艰巨性、独特性,能够始终保持斗争敏感性,随时跟进、开展新斗争;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各种矛盾、重大风险挑战中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从容不迫;要深谋远虑,对未来的斗争形式以及斗争手段等进行科学的研判;要深刻认识到斗争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法,实现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的有机统一。

(五) 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四史”学习,在历史借鉴中开辟伟大斗争新征程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3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伟大斗争史,就是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推进各项斗争的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今日的昨日,今日是明日的历史,在历史中展望明日,在斗争中推进新斗争,这是共产党人明日的斗争宣言书。要加强历史学习,在历史学习中汲取斗争经验、培养斗争能力。近年来,中央号召学“四史”,即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事实上,除了早期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基本就是党领导人民开展伟大斗争的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汲取斗争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为今后继续推进伟大斗争提供有益借鉴。百年伟大斗争史,涉及的方面很多,且不同阶段又有不同侧重,这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历史,从历史中把握斗争规律,在把握规律中推进今后的斗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月9日,第2版。

[2][2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页,第63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6页。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01页。

[5][6]《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8—369页,第241页。

[7][11][16][17][21][25][26][29][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73页,第227页,第227页,第85—86页,第225页,第74页,第75页,第137页,第227页。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13页。

[9]《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5页。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213页。

[12]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4日,第1版。

[13]习近平:《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月21日,第1版。

[14][20]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页,第17页。

[15]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9年第13期。

[1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73页。

[19]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是》2019年第14期。

[22][24]《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6页,第1096页。

[2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77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4页。

[3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图片

(引用本文请以刊文为准)图片

微信编辑:冯首锐

武梦瑄

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