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委原副书记操隆山“自身不正、家风不严”“对亲属失管失教”;贵州省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副厅长级干部陈代文“不重视家风家教建设,对家人失管失教”……近期多起通报涉及党员干部家风不正、对亲属失管失教问题。违纪违法干部自身不正,家风就很难端正,不良家风反过来还会推波助澜,致使党员干部在亲情裹挟中迷失方向、逾越纪法红线。
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6起领导干部家风不正、家风败坏典型案例。湘西州委原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原州长龙晓华便是其中之一。“自身不正、治家不严最终酿成了家庭悲剧。”该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副主任何中林介绍,龙晓华亲情观扭曲,早年其亲属就通过她“打招呼”,在老家花垣县承揽采矿项目捞钱,随着职务升迁,她还默许胞兄、表弟等亲属利用其影响力为他人谋利,直接或伙同亲属受贿。
梳理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发现,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常与家风败坏密切相关、相互影响。有的自身不正不廉,带坏家人,搞家庭腐败;有的亲情观错位,把纵容默许当作关爱补偿;有的公权私用,为亲属“打招呼”“站台”,争取工程项目……
与家风不正相关的腐败问题,形式和手段隐蔽间接。此前,江苏省南京市纪委监委查处了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鲁其凤案。鲁其凤对子女失管失教,帮助儿子违规承接工程项目,其子也利用鲁其凤职权影响帮他人谋利,而被父子二人“打招呼”的领导干部,与鲁其凤却并没有直接职务隶属或制约关系。“行权方式间接化是当前相关腐败问题较为隐蔽的形式之一。”南京市纪委监委第五审查调查室副主任胡志勇分析,这在表面上一定程度弱化了职权与谋利事项的关联性,使违纪违法行为更加隐蔽。
“行权方式间接化还可能体现在为亲属谋求职务晋升等方面。”河南省焦作市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主任路福林介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间相互说情,帮助对方亲属升迁,让选人用人程序看起来不包含明显的亲属关系,具有一定迷惑性。
还有的为亲属“隐晦站台”提供帮助。湖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谢兰兰告诉记者,此前被查处的常德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副市长涂碧波就是典型。他为家族企业“站台”时,一般只出席相关场合而并不发话,让其他领导干部心照不宣予以关照。
“党员干部家风败坏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更损害政府公信力。”焦作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主任李松伟表示,对此类行为应从严作出纪律层面的限制性规定。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二条对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情况作出规定,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失管失教既包括约束无方、管教不严的过失,也包括纵容默许、袒护溺爱的故意。”焦作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周磊介绍,对相关违纪行为的认定,与领导干部自身的主观认识有关,在实践中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纪律处分条例中,对党员领导干部为亲属谋私问题作出详细分类和规定。比如涉及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的相关规定中,对特定关系人的主要表述包含“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实践中对亲属的界定也不仅包括近亲属,还包括岳父(母)、儿媳、女婿等。“这体现出党纪法规对党员干部最亲近的身边人进行约束管理的力度。”南京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夏明说。
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六条新增党员干部“离职或者退(离)休后”利用原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谋利的相关规定。“党员干部在职时要做到严以治家,退休后也应一以贯之。”湖南省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张萱表示,新增的相关条款针对具体问题列出负面清单,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篱笆,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谋利,折射出的是权力观、亲情观错位的顽瘴痼疾,必须坚持严肃查处、强化教育、综合治理,不断铲除相关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严管严治。2023年以来,湖南省纪委监委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等问题专项整治,围绕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深化系统施治。截至今年3月底,共立案相关案件255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40人,严惩了一批家庭腐败典型问题。
强化警示教育,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焦作市纪委监委深挖典型案件背后的家风问题开展警示教育,推动以案促改促治。“我们在正面引导的同时注重反面警醒,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过好亲情关。”该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玉辉说。
用好本地资源,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南京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历史上本地清官廉吏、革命先烈的家风故事,摄制“文物里的英烈故事”“金陵城里的好家风”等微视频丰富家风建设内容,弘扬良好社会风尚。
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筑牢家庭廉洁防线。贵州省贵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妇联组织70余名市管“一把手”家属开展家风廉洁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家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