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我所吴德沛教授、刘海燕教授研究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关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最新研究成果“IL-17C mitigates murine acutegraft-versus-host disease by promoting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s and Tregdifferentiation”。该研究系国际上首次报道IL-17家族成员IL-17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吴德沛教授和刘海燕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
IL-17C基因在2000年被首次发现并成功克隆,2011年国际上3个不同课题组几乎同时报道了IL-17C的特异性功能受体为IL-17RE。2018年7月19日,瑞士诺华制药收购了全球首个公开的IL-17C单抗(MOR106)用于治疗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免疫性皮肤病。诸多研究表明IL-17C/IL-17RE信号在粘膜免疫与感染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功能,但其在aGVHD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课题组研究发现,供体IL-17C基因敲除能显著加重小鼠aGVHD的发生发展。IL-17C过表达质粒与重组蛋白的rescue实验也证实了IL-17C在aGVHD中发挥重要的保护功能。IL-17C基因敲除能显著促进aGVHD靶器官中供体T细胞的活化及其炎症因子IFN-γ的分泌。此外,IL-17C还能够通过调节紧密结合蛋白的表达,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而抑制aGVHD。进一步研究发现,在aGVHD中IL-17C不仅能促进iTreg的产生,还能抑制nTreg中FoxP3表达的丢失。IL-17C通过IFN-γ而不是IL-6依赖的途径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当清除供体来源的Treg细胞后,IL-17C的保护作用消失。在病人标本中同样发现,高表达IL-17C的病人组其生存较低表达组显著延长,aGVHD发病程度更轻。因此,IL-17C可作为预测中重度aGVH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以及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