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校门的年轻人,都会面临困难。最重要的是善于学习,特别是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把书本知识尽快转化为实践能力。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做成的事业,而不在于荣誉多少、地位高低、职务多大。我每天想到的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好,做出实绩,做出成效。
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能让任何人、任何事阻挡住我的脚步。只要我在这里,就一定要带领人民网冲出去。
上市只是人民网发展的一个阶梯,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当时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人民网做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人民网一定要真正找到具有创新意义的互联网媒体盈利和发展模式。
在社会转型期,个人价值已经无法再被统一标定,每个人都想活出自己,却又面临不同的约束。只有那些眼光远大、目标明确、步履不停、甘之如饴的人,才能勇往直前。
“做事情,只要一门心思,忘我而投入,就能成功;当然,前提是路要走得正。”笔者一直在回味何加正说这句话时的坚定表情。有人问一位艺术家,该如何面对因从事艺术而导致的失去甚至牺牲?艺术家回答:我一门心思在艺术上,不知道有什么失去或牺牲。这使笔者立刻对上了眼前的这个人。
何加正校友是人民网原总裁、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这样一位传统纸媒出身、曾以农村经济报道见长的文字记者,主持人民网工作十年,把人民网从人民日报网络版做成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网络媒体,并力推其走向资本市场,最终促使其成功上市。这个成功跨界的新闻前辈一直吸引着笔者,总想一探究竟。何加正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前辈那里学到了责任和担当
谈起刚到人民日报社的往事,何加正平静地说:“任何刚出校门,进入工作的年轻人,都会面临困难。最重要的是善于学习,特别是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善于把书本知识尽快转化为实践能力。周边的同事也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在这方面比较幸运。”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当时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负责人李克林对刚毕业的何加正说:“你就跟着老钟吧。”老钟是钟立群,当时号称是人民日报编辑部“两支笔”之一。“钟立群是个有‘编辑瘾’的人,文章经过他的手,就像水洗过一样。严谨和认真,对我们初入行的年轻人非常重要”。
另一位对何加正影响较大的是曾经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后来的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山东首开。刚出校门不久的何加正有幸跟随安岗等前往。一般情况下,这种会议就是报报精神,最多加上评论。但安岗却出了另外一个题目:“潍坊能成为中国的动力之乡吗?”安岗说:“小何,你去查查英国的曼彻斯特和美国的底特律。”那时就是钻图书馆、资料室。经过一番努力,文章写成了,安岗立即让他交给老编辑郭龙春。郭是当时人民日报编辑部"两支笔"中的另一支笔。文章改动不多,定稿了。后来由于大的政治气候变化(反“洋跃进”),没有发表。但这次锻炼给何加正的新闻生涯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使我一下子有了国际视野和宏观思维,养成了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来审视新闻报道的思维习惯”。
有人说,人民日报社论不好读。何加正说,从文风上看,社论确实有改进的余地。但你去写的时候就会发现,还真是不容易写。即使你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也不一定能写好社论。你必须了解情况,深入实际。既要领会中央精神,又要深入了解社会现实,话才能说到点子上。就个人得失来说,专业部门的编辑写社论、评论,是吃苦不讨好的事,但何加正乐此不疲。写社论、评论,对新闻人锻炼是全面的,对他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
早年人民日报编辑部的氛围深刻地影响了何加正。“当时经济部农村组,有李克林这样一批新闻工作者,他们的作风、胸怀、为人,对我影响很大。他们是真正的忧国忧民者、奉献者,很少看到他们考虑个人得失。从他们身上我学到责任感和担当,学到了很多”。
何加正说,说来也怪,一些刚到报社的毕业生,进入其他领域很快,而进入农村报道往往很慢,甚至需要几年时间。这也许和农村的复杂性有关。他认为,只有真正了解农村,才会对国情有所把握。一个合格的农村报道记者,可以顺利地从事其他领域报道;反之,从事其他领域报道的人,却较难一下子进入农村报道。“那个年代,对记者所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很高,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新闻工作者不是自己所报道领域的专家或行家,很难把事情说到点子上,也很难做出成绩”。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荣誉多少
说起荣誉,何加正说,“我更看重工作实绩,追求事业成功。荣誉都是虚的,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做成的事业,而不在于荣誉多少、地位高低、职务多大。我每天想到的就是如何把工作做好,做出实绩,做出成效。”他讲了一段小插曲:“申报范长江新闻奖,起初他马马虎虎就把申报材料交了上去。报社一位领导看到材料后给我来电话,老何,范长江新闻奖还是不一样的,你还是稍微重视一点好。”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把我评上了。当然,受到表扬心里是高兴的,但仅此而已。
何加正在告别人民网的会上曾这样讲:“我1974年到人民日报,在经济部工作了26年,从当一个小编辑开始,选稿、编稿、处理稿,上夜班,当时农村组稿件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我们这些年轻人,也包括一些老同志,每天很多工作都是翻麻袋,在稿子中‘淘金’,然后编辑、上版。工作很琐碎,但是培养了我们‘为他人做嫁衣’的品质。后来当了组长、主编、副主任,一直到主持经济部全面工作。在经济部更多是写社论、评论员文章,这是当时对编辑记者水平和能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农村是最前沿,每天都有新鲜事物,人民日报要发现新经验、新问题,及时发表社论和言论。那时编辑、记者非常关注基层,从中发现好题目,然后写评论。”
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和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范长江新闻奖等,何加正获得的这些荣誉,足够他骄傲一辈子。然而,在党报发展急需突破的2000年,他选择将荣誉“压箱底”,服从组织安排,全身心投入到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人民日报网络事业中。
“只要我在这里,就要带领人民网冲出去”
2000年6月1日晚,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许中田打电话给何加正:“你明天必须到网络版上班。我召集了中层干部9点准时开会。”在会上,许中田宣布由何加正负责网络版全面工作。
“我算是中国较早的一批网民,1995年、1996年触网,感觉互联网很神奇。就拿台湾领导人选举来说,当时借助网络,实时跟踪了选举全过程,这让我领略了互联网魅力。”然而来到网络版后,发现许多“神奇之处”还没实现。“我感到网络版新闻报道不足,频道也太少,局限性很大”,缺少装新闻的“筐”,于是立即着手改版。“筐”多了,内容丰富了许多。但还是觉得不行,紧接着又进行第二次改版。改版后的网络版,频道增加,栏目丰富,编辑策划也多了。何加正发现新浪的新闻能回帖,可以链接相关报道,而人民网却难做到。“我一下子觉得刚改过版的人民网还有很多局限。”尤其是不同板块的内容无法互相利用,加上流程奇慢,编辑怨气很大。何加正进行认真调研,逐步找到症结所在。
“虽然进行了两次改版,但说句实话,改完以后还是达不到我的要求。"在实践中何加正逐渐搞清了互联网后台和前台的关系。"我是平面媒体的思维,而互联网是立体的东西,后面有大量流程支撑,后台流程的设置决定着前台呈现。”
搞懂了这些,何加正大刀阔斧地带领人民网第三次改版,借鉴其他网站先进的流程,花了一年多时间,彻底改造了技术平台。直到今天,人民网还是用的这个技术平台。当然,每年都在完善提高,后来成为专利。
回忆这次大改版,何加正仍然感叹,“多少个不眠之夜,由于内部体制原因,工作进展不顺,有时着急生气,还拍过桌子。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能让任何人、任何事阻挡住我的脚步。只要我在这里,就一定要带领人民网冲出去。人民网的这套技术架构,是我比较骄傲的一点。”
当时人民网还叫人民日报网络版,对外称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很低。何加正说:“我第一次出差,介绍自己是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副主任,人家问网络中心是架线的吗?我说人民网,没人知道。”这刺激了何加正。“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人民网带到我们每个人出去时,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人民网的。”当何加正离开人民网时问员工:“我的目标实现了吗?”大家说:“实现了。”这对他是极大的安慰。
十年磨一剑打牢人民网基础
有人问过何加正,你去人民网,在人民日报有失去的,后悔吗?他说,不后悔。在人民网十年,作为总裁,何加正拿的薪酬和编辑部门一样。他说:“当时真的没有更多考虑这些。脑子里每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人民网冲出去。这也许是我赢得大家信任的原因吧。能做事业的人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你能不能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能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
何加正已记不清他带领下的人民网,创造过多少个第一。
2002年、2003年,由于体制等原因,人民网步入发展低谷。与此同时,兄弟网发展突飞猛进,内忧外患。2003年6月,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确定何加正为人民网第一责任人。“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但那时我没有任何信心上的动摇,我认为人民网肯定可以做好。”
何加正对人民网进行了全面改革,重建组织架构,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当时有事业编、社聘、网聘,身份不同,影响积极性,必须消除身份区别,完善领导班子,竞聘上岗,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舞台。这次改革对人民网未来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大厦的基础必须做得很牢。”这次改革后,人民网的经营收入也上来了。
何加正说:“我一直在思考人民网要做成什么样的网站?”他提出了“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的办网宗旨,要求并指导员工在权威性和大众化的结合点上找突破,提出“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基本思想。何加正曾撰文,要将人民网打造成为网上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按照这个思路,人民网在创建人大新闻网后,相继建成全国政协、全国妇联、总工会等网站。最重要的是创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6月20日,胡锦涛来人民网时,第一站就是先看党网。”“人民网用十年时间奠定了在中国网络媒体中无法撼动的地位。”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有人说,是中央把人民网做试点,人民网才上的市。人民网上市三年多了,何加正问,为什么和人民网同类型的其他网站还没有上市?是中央没有让它们做试点?他说,上市是需要早做准备的,是需要时间的。
“2004年机构改革时,我的目标就是上市。我提出人事制度并轨,要求财务部门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做。因为心中有上市目标。只是时机不成熟,没有公开说出来。2006年和社领导专门探讨人民网打包上市,得到领导的首肯。没有长期的准备,能做到说上市就上市吗?""那年人事局说给人民网50多个事业编制,我说,现在不用,你给我留着。为什么?当时感觉,事业编多了对上市可能是拖累。2004年,组建自己的财务,要求按上市公司的标准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009年,中央确定十家网站作为转企改制试点,条件成熟可以上市。何加正欣喜无比,第一个积极响应,认为机会终于等到了,必须紧紧抓住,决不能错失良机。他很快为人民网确定了三个目标原则:一是必须转企改制争取上市;二是必须争取第一个上市,只能第一,不能第二;三是转企改制和上市工作两步并成一步走。"我心里清楚,人民网是当时唯一符合上市条件的网络媒体。必须第一家上市,第一和第二,影响大不一样。"何加正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编委会支持。
紧接着,何加正在人民网成立转企改制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他任组长。国内一流的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于2009年11月进驻人民网,帮助人民网转企改制和做上市准备工作。那时每天下午5点开会,当即解决上市碰到的问题,工作日天天如此,无一例外,持续了大半年,一直到2010年6月20日,宣布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何加正退出了人民网的班子离开人民网。其间,逐步解决了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上市公司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文件精神,邀请国有大型企业作为股东,参与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改造。何加正马不停蹄亲自跑中宣部、国新办等,直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退休后,何加正听说人民网上市要推迟。2012年4月,何加正退休近两年后,人民网在上交所成功挂牌。何加正说,“上市只是人民网发展的一个阶梯,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并不是我追求的结果。我当时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人民网做成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人民网一定要真正找到具有创新意义的互联网媒体盈利和发展模式。还有大量的工作没来得及做,我的梦想没有实现,有点遗憾。”
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负责人,面对员工因为工作失误被上级批评写检查时,何加正会直接打电话安慰最基层的编辑。“责任我来承担,你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人民网这么大,不出点儿事情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吸取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十年,他对员工总是真情实意。退休时,何加正给人民网全体员工发了一封道别信,最后提到“我一直觉得自己脾气不错,在人民网却跟几位同事拍桌子了,在这里向大家道歉”,有人留言:“被何总拍桌子,也是一种幸福!”其后,跟帖数百条,条条情真意切,一片感激之情。何加正看后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得到员工如此厚爱。
现在,人民网的许多员工提起何加正都喊“何老总”。说起那封告别信,仍有人泪湿眼眶。
有人说,何老总伟大,人民网在那十年突出重围,成为权威媒体;有人说何老总人生完美,因为他家庭美满、事业成功、深受员工爱戴……
但业界也有人说何加正开了个“坏头”。何加正的结局,让许多人意识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局限,有人因此不想推进改革……
退出人民网后,互联网情结未了,何加正又创办了邻里中国网,做得有声有色。
在社会转型期,个人价值已经无法再被统一标定,每个人都想活出自己,却又面临不同的约束。大多数人在意识到“个人力量的渺小”或者“牺牲太大”后,会选择退回人群。只有那些眼光远大、目标明确、步履不停、甘之如饴的人,才能勇往直前。
(据《中国报业》2016-06-17)